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是針對我國老年人生活狀況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的法定國情調查,對全面了解和準確判斷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和趨勢,找準老齡事業和老齡工作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提升老齡工作科學決策水平,開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調查時點為2015年8月1日0時。調查對象為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港澳台地區除外)的60周歲及以上中國公民。調查範圍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台地區除外)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樣本涉及466個縣(市、區)的1864個鄉鎮(街道)7456個村(居)委會。調查樣本規模為22.368萬,抽樣比 嘉 .0 。
調查結果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齡工作,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納入國家戰略,采取了一系列發展老齡事業的政策舉措,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積極作為,社會各界廣泛支持,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取得重大成就,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口變動趨勢中蘊含著整體向好的新變化。一是老年人口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2015年,城鎮老年人口佔全國老年人口的52.0%,農村老年人口佔48.0%。十五年間,老年人口的城鎮化水平提高了17.8個百分點。二是女性老年人口佔比逐漸提升。2015年,女性老年人口佔全國老年人口的52.2%,男性老年人口佔47.8%。與2000年比較,我國女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1個百分點,城鎮女性老年人的比例上升更為明顯。三是老年人口年齡結構相對年輕。2015年,低齡(60-69歲)老年人口佔56.1%,中齡(70-79歲)老年人口佔30.0%,高齡(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13.9%。四是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2015年,我國老年人口中未上過學的佔29.6%,文化程度為小學的佔41.5%,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佔25.8%,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佔3.1%。與2000年相比,未上過學的老年人口下降了23.2個百分點,小學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上升了7.8個百分點,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上升了14.3個百分點,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上升了1.1個百分點。五是老年人口喪偶率顯著下降。2015年,老年人口中有配偶的佔71.6%,喪偶的佔26.1%,離婚的佔0.8%,從未結過婚的佔1.5%。與2000年相比,有配偶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8.9個百分點,喪偶老年人口比例下降了9.5個百分點。六是中高齡老年人子女數高于低齡老年人。2015年,老年人子女數平均為3.0人,城鎮為2.7人,農村為3.3人。分年齡組來看,2015年,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子女數平均為2.5人,70-79歲的中齡老年人為3.4人,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子女數平均為4.1人。
調查也發現,目前我國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還難以完全適應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客觀需要,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和短板,主要是︰老年人口持續增加,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對此必須高度重視;老年人收入總體水平雖然有較大程度提高,但是,貧 ?偷褪杖肜夏耆絲謔 懇廊喚隙 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數量較大,全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萬人,佔老年人口的18.3%;老齡服務發展不平衡,供求矛盾依然嚴峻;老年居住環境建設滯後,農村老年人住所和城鎮公共設施不適老問題突出;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務嚴重不足,農村老年人精神孤獨問題尤為突出。可見,我國老齡事業發展水平與我國老年人口快速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快速增長的形勢還不完全適應,發展老齡事業任重道遠。